首页> 历史学> 历史学说“坊”——唐宋城市制度演变与地方志书的“书写”

说“坊”——唐宋城市制度演变与地方志书的“书写”

关键字:历史书写论文,坊区论文,坊巷论文,坊额论文,宋代论文,形象工程论文

作者:包伟民

DOI:

摘要: 以地方志书为主的历史文献,大多以“坊巷”为核心概念来描述宋代城市的城区形制,存在将不同性质、不同层次的内容混同记载与概念混淆的现象.遵循由表及里、从解构历史文本入手的路径来作分析,梳理其所记载的坊区、坊额等内容的差异,可以发现,其一,从城市管理制度的层面看,虽然不同地区的城市中出现了坊、界、隅等各种别称,但不必每见一别称就另行归纳出一种“制度”.从制度的内涵看,可以将当时的城市管理归纳为在厢司与坊区两级之下,慢慢出现一个以巷为中心的更低的职役层级,最终形成了两级三层之制.其二,在坊额与街巷的关系上,前人或者强调坊只是“增加街路的美观的东西”,或者断言“坊其实是街巷的雅称”,都有失片面.究其原因,是因为受历史文本所传递的关于“坊”的失真景象误导之故.宋元地方志书的编纂者们出于其“名者,教之所自出也”的立场,在详尽记载某些城市的街首巷口所建立的、上面书写有“美名”之坊额的同时,鄙视出于俚俗、多非雅驯的街巷地名,以为“本不足录”,极少记载,从而给后人留下了坊主巷从的假象.因此,我们应该摆脱以“坊”为中心来构建两宋时期城区布局的传统思路,回归以巷陌构成的长条街区的历史现实.同时,这种讨论,也可以视作历史文本与史实之间复杂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.

关注微信公众号 "盖瑞文化传媒"

输入文件号"324252",获取下载密码.

获取密码后点击下方下载连接获取完整PDF文档